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的目的,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日期: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预防、护理如下:

一、预防

1. 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孕期防止宫内感染,及早治疗孕妇疾病,避免分娩时过多的胎儿窒息等。

2. 注意新生儿卫生,防止感染。

3. 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因母乳性黄疽发病率较高,应指导孕妇进行母乳喂养。

4. 对一些高危儿可预防性使用一些退黄药物。

5. 服用维生素者应停药1周后再考虑献血。

6. 积极预防胎儿宫内窘迫,防止胎儿、新生儿感染。

7. 新生儿出生时取血做血清胆红素测定,测脐血胆红素、血红蛋白,以估计胎儿宫内情况。

8. 注重胎儿监护。

9. 新生儿生后应积极合理尽早开奶,增加经肠道排泄。

10. 注意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如吃奶、睡眠、呼吸、大小便、精神反应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11. 注意观察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黄疸类型、伴随症状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找医生诊治。1

2. 注意观察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黄疸类型伴随症状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找医生诊治。1

3. 注意观察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黄疸类型伴随症状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找医生诊治。1

4. 观察新生儿吸吮母乳时有无呛咳或吸吮无力的现象。细心观察并记录胎粪排出及排尽的时间以判断有无胎粪性便秘发生。应观察胎粪颜色及量并记录以此了解有无新生儿溶血发生。当发生新生儿溶血时需对母亲血型及不匹配原因有所了解并进行相应治疗及护理。对存在母子血型不合溶血可能的高危儿进行有关检查并作相应治疗及护理。对存在母乳性黄疸可能的高危儿进行有关检查并作相应治疗及护理。对存在母乳性黄疸可能的高危儿进行有关检查并作相应治疗及护理。对存在母乳性黄疸可能的高危儿进行有关检查并作相应治疗及护理。同时应增加喂奶次数保证每天喂6次每隔3~4小时一次以促使胎便排出及增加喂奶次数一是增加宝宝皮肤光照的机会和次数在上午阳光不强的时候接受日光浴还能有效减轻黄疸症状(约15%的新生儿可能因摄入了过多的葡萄糖而出现黄疸);另外部分医生认为坚持3天喂养后将有效消除症状),故生后第二天就可喂水第三天喂水加喂奶浆第四天喂水加喂奶糕第五天就喂奶了另外可根据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加喂配方奶粉以保持热量供应防止因进食少而引起脱水低血糖等情况发生保证奶水供应充足的母乳喂养(吸吮吞咽功能良好)。为预防生后发生低血糖可以出生后即给予葡萄糖水口服以刺激胃肠蠕动排出胎粪另外注意早期开奶充分供给糖水等也是预防低血糖的重要措施;部分患儿低血糖明显需要用5%~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时应严格按医嘱执行控制滴速及液体量防止发生高渗性脑病;有条件者最好送入温箱中保持中性温度并在严密监护下保证充分热量供应这样更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也有利于血糖的调整监测正常值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早期处理加强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尤其初产妇)可以刺激乳腺管分泌增加乳汁的分泌量另外通过宝宝的吸吮反射动作刺激乳头周围的神经末梢可促进垂体分泌催乳素及催产素增加垂体分泌催乳素增加催产素则可促进乳腺及乳房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乳腺导管收缩加强泌乳功能催乳素还可刺激肝脏合成更多的胆汁并运送至乳房待宝宝吸吮时排出另外新生儿出生后即建立吸吮-吞咽反射为保证新生儿摄取足够的营养乳汁而维持生命健康这种原始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因而妈妈要尽量保证为宝宝提供充足的乳汁母乳喂养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只要母亲细心观察并给宝宝适时喂奶是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的另外如果母亲血型是O型而新生儿的血型是A型或B型则易发生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表现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另外如果母亲血型是Rh阴性而新生儿是Rh阳性的则易发生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表现为生后72小时内出现黄疸一般于生后第8~9天黄疸达高峰;由于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较高应积极防治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果母亲患贫血或心脏病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黄疸;